導讀:1800年前,古人就有試圖在江淮大地上通過開鑿古運河而貫通江淮水系的夢想。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,我省就曾設想建設“江淮運河”,把長江、淮河兩大水系在我省境內連接起來,既利于緩解北方旱情,也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。而從1994年開始謀劃,迄今也已將近20年。
如今,引江濟淮工程,這個被稱作安徽版“南水北調”、投資超600億元、凝聚安徽人半個多世紀的夢想終于一步步走向現實。近日,國務院正式批準引江濟淮工程項目建議書,并力爭在6月底前開工建設。
引江濟淮之數字說:
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項目建議書,引江濟淮工程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,結合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,由引江濟巢、江淮溝通、江水北送三段組成。這個被譽為安徽省“南水北調”的工程,線路總長850.3公里。根據總體構想,引江濟淮工程線路的總方向是從長江引入巢湖,經過派河,提水過江淮分水嶺,進入東淝河,經過瓦埠湖調入淮河。區域涉及兩省14個市,包括安徽省安慶(樅陽縣、迎江區、宜秀區、懷寧縣、桐城市)、蕪湖、馬鞍山、合肥、六安、滁州、淮南、蚌埠、淮北、宿州、阜陽、亳州12個市和河南省周口、商丘2個市,共55個縣區。引江濟巢段按Ⅲ級航道標準建設,江淮溝通段按Ⅱ級航道標準建設。初步擬定多年平均引江水量48.99億立方米調入淮河水量26.05億立方米;水運總量約為10430萬噸。根據省政府的計劃安排,引江濟淮工程力爭今年6月底前開工。按2014年第三季度價格水平,估算工程主體靜態總投資約616.81億元;初擬工程總工期60個月。
引江濟淮之圖文說:
引江濟淮之宜秀說:
引江濟巢段由西兆河線路和菜子湖線路組成。菜子湖線路涉及宜秀區2個鄉鎮的5個村(居),分別是:楊橋鎮的螺山村、梅林村、花山村、鮑沖湖村,羅嶺鎮的姥山居委會。
工程涉及宜秀區需永久征收土地2944.42畝,其中耕地1940.76畝,林地51.34畝,城鎮村及交通用地40.80畝,水利設施用地271.87畝,其他土地639.65畝;工程臨時征用土地1528.24畝,耕地196.48畝,其他土地1331.76畝。工程影響宜秀區農村居民總人口154人,拆遷農村居民房屋總面積6946.33 m2農副業、文教衛、工商企業和鎮外單位房屋面積3496.20 m2。以及交通、輸變電、通信、管道以及水利水電設施等。
工程拆遷涉及我區農村居民人口154人,生產安置人口2709人。
引江濟淮之影響說:
1、菜子湖屬于季節性湖泊,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下旬為豐水期,豐水期最高水位有歷史記錄的為17.96米,一般年份最高水位14.5米;11月上旬至第二年5月中旬為枯水期,枯水期最低水位為8.0米左右。工程引江水經菜子湖調蓄后注入巢湖,調水非汛期菜子湖水量增加,非汛期水位比現在將抬高1-2.5m。工程將使菜子湖濕地生態環境發生改變,菜子湖濕地植被和水位的改變,使分布在菜子湖灘涂、淺水泥地的東方白鸛等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、越冬地面積減小,對候鳥棲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2、24座穿提涵閘目前只更新改造6座,尚有18座未改造。未改造穿提涵閘大多屬圬工結構,涵閘底高程均在8.5-9.5米之間,該項工程實施后,所有涵閘將被淹在2.7米以下,這種情況下,存在安全隱患的涵閘將無法進行更新改造,已改造好涵閘無法進行檢修,因此現有穿堤涵閘將失去作用。
3、菜子湖水位抬高,影響行洪排澇,目前所有排澇站因是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所建,設計排水模數低,本身排澇設備就無法滿足排澇要求;引江濟淮工程實施后,這個矛盾就更加突出,因此所有排澇站必須要進行擴建、增大排力。
引江濟淮之機遇說:
引江濟淮工程涉及我區距離較長,未來可結合美好鄉村建設,補充完善道路橋涵等基礎設施建設:在建成的河道合適位置建造交通橋梁,方便兩邊居民生產生活;在我區河道提升地規劃內河航運碼頭,促進失地農民區域內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。 (區發改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