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pre id="tg57h"><del id="tg57h"></del></pre>
  • <p id="tg57h"></p>
    <track id="tg57h"><ruby id="tg57h"><menu id="tg57h"></menu></ruby></track><pre id="tg57h"><strong id="tg57h"></strong></pre>
  • <table id="tg57h"><ruby id="tg57h"></ruby></table>
  • 首頁 > 文化教育 > 正文

    《龍山鳳水》文化叢書編寫組人員尋找方守彝墓

    日期:2017-11-17 11:10:58   來源:   點擊:
      2017年11月16日下午,《龍山鳳水》文化叢書編寫組人員一行6人在市文史專家張健初帶領下,尋找晚清民國同光體皖派領袖方守彝墓。
      據陳澹然《桐城方賁初先生傳》,“甲子冬十一月六日,賁初方先生卒于皖江邸第”,方守彝1924年12月2日逝于安慶小南門賁巢,葬城外大龍山余脈鵝公山,距其父方宗誠(清代學者,桐城派后期名家之一。字存之,號柏堂)墓地箬笠尖不遠(現因修建合安高速公路遷至大龍山龍湫池附近)。鵝公山主體在今安慶師范大學校園內,2001年安慶師范大學征地建龍山校區,方家墳遷到鵝公山西北側。
      我們一行在茅草叢中登爬鵝公山,山上茅草依舊茂盛,幾經周折,終于找到方守彝墓地。“清詩人桐城方賁初翁之墓,義寧陳三立題”,刻有同光體大佬姓名的墓碑出現在我們面前,四野寂靜,心潮澎湃。鼎革之際,方守彝抱一賁卦,隱逸南門,以遺民自居,墓碑再次清晰地表明了方守彝乃至整個同光體的文化態度。
      黃山書社出版的《晚清桐城三家詩》中的“三家”指方守彝、姚永樸、姚永概,“三家詩”分別為方守彝的《網舊聞齋調刁集》、姚永樸的《蛻私軒詩集》以及姚永概的《慎宜軒詩集》。三人均是晚清桐城派的重要作家,吳汝綸評方守彝詩“潛窺韓蘇”,陳三立則評曰“清冷蒼邃,時辟異境,奄有蘇梅之勝”。姚永樸詩文并工,義法謹嚴,饒有淵懿沖淡之致。吳汝綸論姚永概,“才氣俊逸,足使辭皆騰踔紙上,雖百鈞萬斛而運之甚輕,故能出入于李杜蘇黃諸家中而自成體貌”,沈曾植則將姚永概詩與馬其昶文合稱為“皖之二妙”,可見評價之高?梢哉f三家詩作代表了晚清桐城派詩歌的創作成就。   方守彝(1847—1924)字倫叔,號賁初,又號清一老人。先世居桐城縣魯谼山,后遷居縣城。父方宗誠,世稱柏堂先生,為桐城派后期名家,曾任棗強縣令、安徽學政。柏堂育有四子,守彝為其次。守彝少時,正值太平天國戰亂時期,田荒地廢,生活窘迫。柏堂先生赴山東幕府與畿輔棗強任職前后二十年間,皆留他在家打理家事,照顧母親和弟妹。早年嘗奉母攜弟妹避寇魯谼、轉徙深山,采野菜供餐。艱難困頓之中,他未曾廢學,常孤燈夜讀,達旦不寐。曾師事鄭福照,受古文法;又游興國萬斛泉、貴筑黃彭年之門。既承家學,習聞庭訓,又轉益多師,博極群書,學業益進。一試科舉不售,便絕意科名;捐資得“太常寺博士”銜,卻不樂為官。“晚清末造,黨禍紛乘。民國革新,帝制間作。知名之士,匪潛巖壑,輒玷厥身。惟先生名重當時,身居都會,不夷不惠,理亂翛然,可謂明哲君子已。”(陳澹然《桐城方賁初先生墓表》)他淡泊名利、明哲保身,在動蕩的社會大潮中,潛心學問、探索百家,“合義理、考證、詞章镕為一貫”。持家理業、孝親教子,使“田廬巨細綱紀飭然”。光緒六年(1880年),其父柏堂先生辭官歸隱皖城,守彝常年陪侍左右,儀觀雍容,博學多才,見者莫不欽其風采。柏堂晚年患有痹疾,行走不便,守彝親手制作小輪車,與子侄輩推挽而行,游于庭室內外,直至其父去世。辛亥后,方守彝隱居不仕,不談國事,喜交游,在探親訪友中遍歷東南山水。其弟方守敦,賢而能文,辛亥革命后,也退居桐城,娛情山水。兄弟倆百里相望,或通信唱和,或結伴出游。兩人均儀表堂堂,白發飄然,見者莫不稱羨。方守彝于民國十三年(1924年)11月卒,春秋七十有八。邑人潘季野銘其墓曰:“吾縣自明以來士大夫多好為詩,見于先木厓公《龍眠風雅》者,幾于家戶相望。自方、劉、姚諸先生出,乃以古文名天下。然海峰、惜抱故皆工詩,儀衛繼之,說詩尤多微言精詣。先生晚出,承遺緒而益恢之,桐城之詩殆將 與文并重于世“。著有詩集《網舊聞齋調刁集》二十卷,另有與陳澹然等合著《方柏堂實考略》五卷。(胡志龍組稿)

    上一篇:十九大代表聚焦文化建設發展: 譜寫中華文化新史詩

    下一篇:藝考“減負” 誰在受益

  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_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中文字幕nv_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